首页 > 新车报道 > 新车报道 > 比亚迪2023年碳排放总量激增53.08%!丨ESG新能源深观察

比亚迪2023年碳排放总量激增53.08%!丨ESG新能源深观察

发布时间:2024-09-10 10:10:02来源: 13041198719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危机的持续加剧,使用绿色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持续蓬勃发展,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作为出海代表,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当前,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正面临绿色壁垒等多重出海挑战。2023年欧盟出台的《电池与废电池法规》(以下简称“欧盟新电池法”) 对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池的有害物质、碳足迹、再生原材料、电化学性能和耐用性、可拆卸性和可替换性、电池废弃物管理、标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

挑战与机遇并存!为了构建低碳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企业将ESG理念融入其发展战略之中,紧抓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

在证监会的指导下,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正式实施,450多家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以下简称“ESG强制披露名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按“近两年我国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排名前十、动力电池系统对营收贡献较大”这两项标准筛选出10家动力电池企业,其中,A股共有8家计入统计,分别为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天赐材料、德方纳米、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前6家企业进入了ESG强制披露名单;H股有2家计入统计,为中创新航和瑞浦兰钧。

具体来看,这10家动力电池企业都完成了2023年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国轩高科和孚能科技在披露了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范围1、2排放量的同时,额外披露了范围3排放量;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和瑞浦兰钧完成了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范围1、2排放量的披露;仅天赐材料未在报告中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

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欣旺达、亿纬锂能、德方纳米和中创新航这4家公司在报告中明确提及了欧盟新电池法可能造成的影响。

此外,这10家动力电池企业无一例外地开展了碳足迹、碳排放核查相关的工作,并在报告中进行了相应披露,且其中不少企业已连续多年披露了社会责任相关报告和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宁德时代还发布了《2022年度碳排放核算报告》。

从10家企业的重要性议题来看,在ESG中的E(环境保护)维度,能源与废弃物管理、产品碳足迹管理、资源循环使用等指标的重要性较高,绿色产品、水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议题亦有多家企业进行了披露。

在ESG中的S、G(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两个维度上,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员工安全等指标的重要性较高,专利保护、行业合作与科技创新也是多家企业披露的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比亚迪近两年ESG报告发现,近两年,比亚迪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增加。2023年比亚迪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12341455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8061970吨二氧化碳当量)增加约53.08%。

 

环境维度:2023年碳排放总量激增53.08%

 

2023年比亚迪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近两年,比亚迪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增加。2023年该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12341455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8061970吨二氧化碳当量)增加约53.08%。其中,范围1排放总量为931916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550932吨二氧化碳当量)增长约69.15%,范围2排放总量为11409539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7511038吨二氧化碳当量)增长约51.9%。

比亚迪在报告中表示,公司运营过程中的主要排放来源于能源消耗,近两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增加的同时,比亚迪的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相对2022年也略微上升,由0.19011吨/万元营收提升至0.20490吨/万元营收,同比增速为7.78%,远低于碳排放的同比增速。

在产品碳足迹方面,比亚迪在2021年成立了比亚迪碳排放管控委员会,负责公司碳排放日常管理和统筹规划工作。碳排放管控委员会主任由公司总裁担任,下设低碳政策研究组、节能减排推进组、碳中和认证组等,成员覆盖公司各职能和生产事业部,并已制定《比亚迪碳排放管理》《比亚迪公司碳排放量化管理规定》和《比亚迪公司产品碳足迹管理办法》,提升公司碳排放管控水平,推动公司实现碳中和。

 

社会维度:电池回收工厂总年产能1.3GWh

 

在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该司建立了完善可靠的文件管理系统,发布了《比亚迪汽车质量手册》《比亚迪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星级评定程序》《比亚迪质量巡视管理办法》《比亚迪汽车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等质量管理制度。该司建立了以“比、帮、赶、超”为驱动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星级评价模型,从体系、制程、产品三个维度评价工厂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电池回收方面,比亚迪推出了“电池生产-整车生产-电池回收-筛选评估-再生利用”端到端的产业链闭环。在回收渠道方面,比亚迪4S店结合分布全国省市、作为集散中心的工业园,组成退役电池回收网络;在评估筛选方面,公司旗下的回收工厂对退役电池进行拆解评估,选择合适方式对电池进行综合利用;在拆解回收方面,比亚迪旗下再生工厂已掌握回收正极材料技术。目前,该司已在上海和广东建立回收工厂,总年产能达1.3GWh。

 

治理维度:从供应商端入手,处理电池有害物质

 

报告显示,在分红方面,比亚迪现有总股本2911142855股为基数(其中A股1813142855股,H股1098000000股),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人民币11.42元现金(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共派发现金红利总额约人民币3324525千元。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新电池法案部分细则中对于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使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有害物质、标签标识、电化学性能和耐久性、电池管理系统要求、固定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合格评定、符合性声明、CE标志等要求,涉及所有电池类型。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比亚迪着重披露了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绿色采购与循环发展和风险管理。比亚迪在报告中称,公司要求供应商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实施持续的改善方案来处理这些影响,包括替换材料、减少碳排放、改善影响空气、水、土壤的废弃物的处理和控制方法。供应商提供给比亚迪的原材料或产品须符合生产地及销售地国家标准和地方法规及比亚迪公司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要求。

在供应链和原材料端,比亚迪使用环保材料以减少有害物质使用。例如将汽车脚垫材质逐渐切换为不含甲醛的TPE;在运输端,推行低碳海洋运输方式及新能源车公路运输方式等,低碳海洋运输方式通过使用新型碳中性燃料(如甲醇)替代化石燃料,每运输一个集装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6%;在包装方面,比亚迪将电池包产品转运过程中使用的纸箱、木质包装箱等逐步切换为可循环使用的吸塑围板,循环使用寿命3年以上,年回收循环次数达900多次。

新车报道更多>>

2025年初新车大放送!这十款即将上市的车型你期待哪一款? 全新一代丰田荣放大换代谍照泄露,燃油版或将成历史? 莲花Theory 1超跑亚洲首发,动力强劲设计超前,引领未来驾驶潮流 捷尼赛思G80黑色版上市,约合人民币40万! 以驾驶者为中心,重新定义人机交互 宝马在2025 CES全球首发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 美新车销量增长6% 丰田混动市场独占鳌头份额超六成 全新哈弗新枭龙MAX有望命名为H7:上半年上市 尺寸更大 2025款奥迪Q2L降价上市,配置微调,售价17.1821万元 吉利汽车2025新车丨银河推5款新车,全球首款超醇混动汽车落地 奥迪全新SUV曝光:配眯眯眼大灯,或推2.0T插混,年内亮相 突发!哪吒汽车官网异常,会打响2025新势力倒闭的第一枪吗? 本田雅阁PHEV“一万里定律”耐久挑战测试:运动与智能的完美融合 比秦PLUS便宜1万?吉利银河L6首发,比第五代DM更省钱? 领克900曜目登场暨领克SPA Evo架构发布 开启新能源旗舰时代! 后浪推前浪?试驾了iCar V23,大G、卫士还香不香? 2024车圈大事记!这些时刻必将载入史册 11月中大型轿车销量榜,小米SU7夺冠,小鹏P7+排第7名 11月紧凑型SUV销量榜,RAV4荣放排第5,本田CR-V排第9 大众迈腾B9来了!新增三联屏+哈曼卡顿音响,配2.0T+7DCT 11月中型SUV销量榜,瑞虎8排第3,昂科威排第9 11月中型MPV销量榜,奥德赛排第2,艾力绅排第4 11月增程式电动轿车销量排行榜,深蓝L07排第2,阿维塔12排第4 11月新能源MPV销量榜,梦想家夺冠,腾势D9 DM排第3 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神玑NX9031智驾芯片,蔚来ET9正式上市 长安汽车“三大新车”齐发,增程纯电双管齐下,能否续写爆款传奇? 2025款问界M8即将上市,看点十足 比亚迪全新SUV伪装谍照曝光,或将命名为海狮06 EV 小米YU7实拍图首次曝光,预计2025年中上市 一上市就硬控纯电!高颜值埃安RT凭实力销量打出圈 小鹏G6熊猫限定版亮相香港,国宝元素引关注